![](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jJp8Qf2XRqgNFPyIYvhBbS24v1ySB72CkmsFGZt36m-fuRd_bp4i-PwNHECLUexQwIjws9DjKTXN6xOv1uX3U2zxGyv94w1RPOs5S7X3SmyP2MtP3O4W6FjR6bUqtN9aCTi1cIJr3JxI9V/s320/HK_kowloon2.jpg)
“九龙皇帝”在2007年已经过世了。喜欢他的人尊称他为高龄的街头艺术家。其实大家也不知道他到底觉不觉得自己在创作,有人认为他只是一个精神有问题又喜欢满街涂鸦的怪伯伯。他留下的作品已经所剩无几。一是因为很多在墙壁、柱子、电箱等的涂鸦已经被政府清除,二是他自己的小窝遇上了火灾,遍布在他家中的一切作品都烧光了。很遗憾我两年多前去香港时还没有听说“九龙皇帝”的事,所以即使去了九龙,也没去找出他的作品看看或拍照留念。
街头涂鸦者对“九龙皇帝”都十分尊敬,但是也有书法家抨击他的作品难登大雅之堂。不过“皇帝”的涂鸦作品曾于2003年“威尼斯双年展”上展出,是至今唯一一位获展出作品的香港人。文化界人士梁文道认为这“绝对是香港人的集体回忆,亦启发我们重新思考何谓艺术。”
![](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iynlWkrh9T16q-4ANd9GMUv442qwgCPand1tnPjAzdYFaIXLvzPaN9Xg_zZ7HoxQP4XkMCKgJN2zsDizQYgrinxziO2MtqJ_LkLrfrVboK7aKCPIZaNqCjURwYznVXZE5hDEXNJtD4taTG/s320/HK_kowloon.jpg)
天才与白痴本来就只一线之差,更何况艺术创作是十分主观的事情。香港政府原本也将他的书法当成涂鸦,但在“皇帝驾崩”后,政府则表示不会清除其他剩余的“作品”。所以你看,这种定义方式最简单,生前不值钱是涂鸦,死后增值就叫艺术作品。听说政府还可能要想办法如何保存剩余的作品。大家总喜欢不厌其烦的去印证“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”是真理。
我站在那里看完了这本图文并茂的书。“九龙皇帝”和香港以及西方国家的创意朋友如时装设计师、玩具设计师、杂志等等大玩cross over的作品,从帽子、衣服、鞋子、甚至车子都有,实在精彩。最喜欢的莫过于“皇帝”在纯白色的复古“小绵羊”上写满了字。像书中说的,不管是什么体裁,只要提出要求,“皇帝”就会认真完成。不管他的作品被归类为什么,不管大家对他的精神状态有何看法,作者说,他们从“皇帝”身上学到了很多,其中一点,就是“坚持”。
看完这本书时我想起了[牛车水]地铁站内的柱子、墙壁和地面也有一些书法作品,当然那不叫涂鸦因为那是新加坡国宝级艺术家陈瑞献先生的创作。还好“九龙皇帝”没来过牛车水。要不他看到陈先生的创作后可能想来个比拼,即兴挥毫。如果真的在新加坡当街挥毫,看来“皇帝”将不会像在香港一样只是被带到警署问问话,最后还可以要求喝罐可乐才离开("皇帝"最爱喝可乐)。这里一切by law,管你是皇帝还是神,破坏公物的下场只有一个——鞭到屁股开花。
相比之下,香港的街头涂鸦者或创作者,会否觉得其实香港在鼓吹本土文化或艺术方面,其实还不是真的那么差呢?
5 comments:
说是奇人,其实只是我们都少一些东西...
最近看One Piece时,看到了一句话,有点感触..
套用一下...
“这不就是浪漫吗"..
梅花鹿,
请不要再沉迷One Piece了:)
牛车水地铁的书法,啊!曾经还几次循着陈瑞献的笔迹走了几圈,当时没舍感动,现在人在赤道以外,读你的文字,想起当时情景倒分外有感觉。
咦,你不知道这号人物?
我很久以前就知道这个人了哦!
在电视上看到报道有关这个人的事情。
我果然是超级电视迷,嘻嘻。
chao,
你要知道,我的生活里是没有电视的。。。
Post a Comment